2025年,鲁东大学最新排名:鲁东大学全国排名第327位,仅次于新疆医科大学;山东省内排行第21名,仅次于聊城大学;全国综合类高校排名第89名,仅次于嘉兴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鲁东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鲁东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鲁东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鲁东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鲁东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3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35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3 | 229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2 | 209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1 | 223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2. 鲁东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鲁东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8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81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3 | 288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2 | 250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1 | 248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3. 鲁东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鲁东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7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271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2022 | 250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综合 | 省属,研究生院 |
二:鲁东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山东省内高校排名中,鲁东大学排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之上,仅次于聊城大学,排第21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0 | 聊城大学 | 综合 | 山东 聊城市 | 省属,保研 | 公办 |
21 | 鲁东大学 | 综合 | 山东 烟台市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22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医药 | 山东 潍坊市 | 省属 | 公办 |
三:鲁东大学在综合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综合类高校排行中,鲁东大学仅次于嘉兴大学,排名第89位,排在温州肯恩大学之上。
综合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88 | 嘉兴大学 | 浙江 嘉兴市 | 省属 | 公办 |
89 | 鲁东大学 | 山东 烟台市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90 | 温州肯恩大学 | 浙江 温州市 | 省属 | 港澳/其他 |
四:鲁东大学简介
鲁东大学是一所工农理文兼备、应用学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17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获批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学科立校,深入实施学科筑峰战略,培育建设了水利环境海洋、芯片与集成电路、食品药品与现代农业、教师教育、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等五个优势特色学科群。设有24个学院、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部制改革和学科特区建设稳步推进,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等5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成为全省同类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强校之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现有专任教师近2000人,其中,正高269人、副高653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1人次、省级人才称号专家124人次。人才团队建设不断加强,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49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加强,建有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