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 大学学费

华东理工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2024收费标准明细)

更新:2025-02-10 09:52:49 赶考猫

华东理工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都包含哪些费用?华东理工大学学费是一年还是一学期?住宿费多少?另外华东理工大学学费怎么交,啥时候交?经济困难是否可以缓交?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官网得知:华东理工大学学费按照学年制:最低6500元/年;个别专业最高21000元/年,住宿费1200元左右一年,多退少补,困难同学可以优先申请助学贷款以及学费减免。

注:以上是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度收费情况(执行的是上海市物价局标准),每年变化不大,可供2025年参考。

一:华东理工大学学费多少钱一年

以下为赶考猫高考志愿填报平台整理的华东理工大学各专业、住宿等收费明细。

1、华东理工大学各专业收费明细

专业名称批次科目学费
工科试验班本科综合7000 / 年
工科试验班本科综合7000 / 年
工科试验班本科综合7000 / 年
生物工程类本科综合7000 / 年
化学类本科综合7000 / 年
药学本科综合7000 / 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综合6500 / 年
风景园林本科综合7000 / 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综合7700 / 年
环境工程本科综合7000 / 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综合7000 / 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综合21000 / 年
应用化学本科综合21000 / 年
环境工程本科综合21000 / 年
电子信息类本科综合7000 / 年
材料类本科综合7700 / 年
机械类本科综合7000 / 年
电子信息类本科综合7000 / 年
计算机类本科综合7000 / 年
数学类本科综合7000 / 年
物理学类本科综合7000 / 年
工业设计本科综合7000 / 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综合7000 / 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综合21000 / 年
经济学类本科综合6500 / 年
工商管理类本科综合6500 / 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综合6500 / 年
公共管理类本科综合6500 / 年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综合6500 / 年
法学本科综合6500 / 年
数据来自赶考猫高考志愿填报平台: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2.住宿费

因为华东理工大学住宿条件不同,所以住宿费收费暂定1200元一年,入学后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多退少补。

二:华东理工大学学费相关问题

1、学费怎么缴(缴纳入口)

一般可以通过华东理工大学官网、公众号、银行代扣、银行柜台四种方式缴费。具体请咨询华东理工大学招生办。

2、经济困难同学是否可以缓交?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学校规定,原则上学费不能缓交。

3、华东理工大学学费减免政策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华东理工大学实行: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帮扶,另外学习优秀者可以获取国家或院校奖学金等。具体请咨询华东理工大学招生办。

附:华东理工大学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9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766人,硕士研究生10175人,博士研究生2103人。现有教职员工约3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13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拥有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高水平创新团队10个,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38万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校友中29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当选海外院士,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和骨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