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都包含哪些费用?衢州学院学费是一年还是一学期?住宿费多少?另外衢州学院学费怎么交,啥时候交?经济困难是否可以缓交?
根据衢州学院官网得知:衢州学院学费按照学年制:最低4800元/年;个别专业最高6600元/年,住宿费1200元左右一年,多退少补,困难同学可以优先申请助学贷款以及学费减免。
注:以上是衢州学院2023年度收费情况(执行的是浙江省物价局标准),每年变化不大,可供2024年参考。
一:衢州学院学费多少钱一年
以下为赶考猫高考志愿填报平台整理的衢州学院各专业、住宿等收费明细。
1、衢州学院各专业收费明细
专业名称 | 批次 | 科目 | 学费 |
---|---|---|---|
小学教育 | 1段 | 综合 | 5520 / 年 |
汉语言文学 | 1段 | 综合 | 4800 / 年 |
英语 | 1段 | 综合 | 5520 / 年 |
学前教育 | 1段 | 综合 | 5520 / 年 |
建筑学 | 1段 | 综合 | 6325 / 年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1段 | 综合 | 4800 / 年 |
人力资源管理 | 1段 | 综合 | 4800 / 年 |
电子商务 | 1段 | 综合 | 4800 / 年 |
商务英语 | 1段 | 综合 | 4800 / 年 |
环境工程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 1段 | 综合 | 4800 / 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互联网金融 | 1段 | 综合 | 4800 / 年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段 | 综合 | 6325 / 年 |
人工智能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段 | 综合 | 6325 / 年 |
自动化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智能制造工程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机器人工程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机械电子工程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土木工程 | 1段 | 综合 | 6325 / 年 |
工程管理 | 1段 | 综合 | 4800 / 年 |
商务英语 | 1段 | 综合 | 6000 / 年 |
建筑工程技术 | 1段 | 综合 | 6600 / 年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1段 | 综合 | 5500 / 年 |
数据来自赶考猫高考志愿填报平台: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2.住宿费
因为衢州学院住宿条件不同,所以住宿费收费暂定1200元一年,入学后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多退少补。
二:衢州学院学费相关问题
1、学费怎么缴(缴纳入口)
一般可以通过衢州学院官网、公众号、银行代扣、银行柜台四种方式缴费。具体请咨询衢州学院招生办。
2、经济困难同学是否可以缓交?
根据衢州学院学校规定,原则上学费不能缓交。
3、衢州学院学费减免政策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衢州学院实行: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帮扶,另外学习优秀者可以获取国家或院校奖学金等。具体请咨询衢州学院招生办。
附:衢州学院简介
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2015年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院校。学校获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省高校平安校园、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根据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学校在全国本科高校中位列第353名。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员工746人,专任教师58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8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8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柔性),乌克兰院士团队1个(柔性),国家“引才计划”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省“引才计划”人才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22人次,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0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人选1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人选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省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钱江人才计划”D类项目择优资助人员1人,市拔尖人才8人(含青年2人),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计划)”241人次,市级重点创新团队4个,“双师双能”型教师350余人。
立足新起点新征程,学校确立开放融合发展战略和“三步走”战略目标,聚焦“1455”战略任务,奋力打造城市发展的名片、省际高校的名牌、产教融合的名校,力争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窗口”,早日建成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