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津最好大学排名前十名: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全国排名第11)、天津大学(全国第22)、天津医科大学(全国第101)、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全国第115)、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第138)、天津科技大学(全国第151)、天津财经大学(全国第153)、天津理工大学(全国第187)、天津外国语大学(全国第216)。
天津,这座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魅力城市,或许在文化氛围上不及邻近的北京,然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其高等教育资源同样不容忽视。这里汇聚了众多优质高校,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那么,对于天津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呢?哪些高校更值得考生和家长在2025年选择报考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校友会关于2025年天津公办本科大学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学是否上榜?
天津本科大学全国排名榜(2025最新公办名单)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11 | 南开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22 | 天津大学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
101 | 天津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5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15 | 天津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8 | 天津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1 | 天津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3 | 天津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87 | 天津理工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16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28 | 天津商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59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291 | 天津城建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18 | 天津农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42 | 天津体育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79 | 中国民航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79 | 天津美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95 | 天津音乐学院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21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据榜单显示,一共有19所天津市公办大学上榜!其中,南开大学位居全国第11名,雄居校友会2025天津市大学排名首位;天津大学位居第2,天津医科大学位居第3。
在高等教育方面,天津市拥有我国实力较强的大学,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考研中目标院校所在地的优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南开大学夺冠
南开大学,是一所老牌的985工程大学,其前身创办于1919年,后历经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办学阶段,1946年学校返回天津,后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
目前,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84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其数学、化学、世界史、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其历史学、理论经济学、光学工程、政治学理论、企业管理、中国古代文学等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在这份榜单中,南开大学超天津大学,居天津市首位,是天津市综合实力最好的大学,居全国高校第11名。
天津大学排第二
天津大学位于天津市,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国家教育部、天津市、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40万平方米,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学校坚持“强工、厚理、振文、兴医、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现有74个本科专业,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4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工程学科领域进入ESI前万分之一。两个学科入选教育部教学改革“101计划”。
天津医科大学居第三
天津医科大学(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TMU”,位于天津市,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是国家“双一流” “211”工程建设高校。
该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2所医学院校之一,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医学院校之一,为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