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已完成,以下为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最新整理的天津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部分结果,以及完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名单,欢迎参考!

天津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部分):
天津大学第五轮评估目前已知有21个学科上榜,分别为:A+类学科2个(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A类学科10个(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城乡规划学、建筑学、水利工程);A-类学科9个(工商管理、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 序号 | 院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第五轮) | 
|---|---|---|---|
| 1 | 天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A+ | 
| 2 | 天津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 3 | 天津大学 | 光学工程 | A | 
| 4 | 天津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A | 
| 5 | 天津大学 | 软件工程 | A | 
| 6 | 天津大学 | 机械工程 | A | 
| 7 | 天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A | 
| 8 | 天津大学 | 土木工程 | A | 
| 9 | 天津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A | 
| 10 | 天津大学 | 城乡规划学 | A | 
| 11 | 天津大学 | 建筑学 | A | 
| 12 | 天津大学 | 水利工程 | A | 
| 13 | 天津大学 | 工商管理 | A- | 
| 14 | 天津大学 | 数学 | A- | 
| 15 | 天津大学 | 化学 | A- | 
| 16 | 天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A- | 
| 17 | 天津大学 | 电气工程 | A- | 
| 18 | 天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 19 | 天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A- | 
| 20 | 天津大学 | 风景园林学 | A- | 
| 21 | 天津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A- | 
注:此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由天津大学官网透露,并不是完整结果,待教育部正式公开后,本文会第一时间发布,敬请随时关注!
天津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天津大学第四轮评估一共有25个学科上榜,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学科有:A+类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A类学科4个(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 序号 | 院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第四轮) | 
|---|---|---|---|
| 1 | 天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A+ | 
| 2 | 天津大学 | 机械工程 | A | 
| 3 | 天津大学 | 光学工程 | A | 
| 4 | 天津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A | 
| 5 | 天津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A | 
| 6 | 天津大学 | 力学 | A- | 
| 7 | 天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 | 
| 8 | 天津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A- | 
| 9 | 天津大学 | 建筑学 | A- | 
| 10 | 天津大学 | 土木工程 | A- | 
| 11 | 天津大学 | 水利工程 | A- | 
| 12 | 天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A- | 
| 13 | 天津大学 | 城乡规划学 | A- | 
| 14 | 天津大学 | 软件工程 | A- | 
| 15 | 天津大学 | 电气工程 | B+ | 
| 16 | 天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B+ | 
| 17 | 天津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 18 | 天津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 19 | 天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 20 | 天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B+ | 
| 21 | 天津大学 | 风景园林学 | B+ | 
| 22 | 天津大学 | 工商管理 | B+ | 
| 23 | 天津大学 | 公共管理 | B+ | 
| 24 | 天津大学 | 教育学 | B | 
| 25 | 天津大学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B | 
天津大学简介:
|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教育部 | 
| 创建时间 | 1895年 | 博士点数量 | 34 | 
| 硕士点数量 | 47 | 学校类型 | 综合 | 
| 所在城市 | 天津 | 办学层次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计划 |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战争”失败后,学校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创建于天津,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
学校坚持面向全球开放办学,全方位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国际上5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所高校、研究所和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建“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及“中国与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成立“中国—东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国际能源合作机构—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在津共建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究中心,国家“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落户我校。加强人才国际化培养,1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大力实施“留学天大”工程,留学生学历生规模在2000人以上。药学院入选国家首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在海外建立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