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新高考多少分可以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全省排名在多少位次?以下为赶考猫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提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历年在广东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2024年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一、2024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2023年在广东的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1、2024年广东考生(物理类)高考分数预估要得629-669分左右才能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或者位次排在10873-1117名左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2、2024年广东考生(历史类)高考分数预估要得583-611分左右才能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或者位次排在6174-2070名左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附1:【物理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女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69 / 1117 | 539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女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67 / 1340 | 539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47 / 4819 | 539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35 / 8347 | 539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35 / 8433 | 539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33 / 9149 | 539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29 / 10873 | 539 |
20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女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44 / 2986 | 538 |
20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22 / 9743 | 538 |
20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女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40 / 4988 | - |
20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 | 611 / 16594 | - |
各专业录取分详细数据: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附2:【历史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在广东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女生)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611 / 2070 | 540 |
20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583 / 6174 | 540 |
20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594 / 2175 | 532 |
20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592 / 2410 | 532 |
20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男生)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 | 600 / 3163 | - |
各专业录取分详细数据: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注:每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招生计划有所变化,以上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2024年广东高考实际要多少分才能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待录取结束后,以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为准。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简介
国防科技大学,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哈军工”创办于抗美援朝期间,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其卓越的办学成效铸就了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丰碑。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并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中央军委决策,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并将军委装备发展部第63研究所划入,重建国防科技大学,归军委建制领导。
学校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坚持贡献主导、自主创新、集智攻关,以应用引导的基础研究、基础支撑的技术创新为特色,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形成面向尖端前沿、独具特色的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取得了以“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天拓”系列微纳卫星、高能激光、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浮列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精度”,为我国“两弹一星”、北斗导航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的重要战略力量。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10项,国家科技三大奖励二等奖共76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