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新疆高考435分理科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8 11:21:02 赶考猫

2025年新疆高考理科43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理科成绩在433分、434分、435分、436分、437分的新疆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新疆高考435分理科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新疆高考435分(理科)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新疆理科考生43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新疆医科大学(公办)、新疆大学(公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办)、华东政法大学(公办)、广东财经大学(公办)、北京交通大学(公办)、浙江工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新疆理科4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2所)

以下为2024年新疆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3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3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新疆医科大学426 / 12763本一公办
2新疆大学410 / 15016本一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438 / 11212本一公办
2华东政法大学437 / 1492本一(单列类外语)公办
3广东财经大学437 / 11331本一公办
4北京交通大学436 / 1524本一(单列类外语)公办
5浙江工业大学436 / 11437本一公办
6广东医科大学436 / 11437本一公办
7重庆大学435 / 1559本一(单列类外语)公办
8中国医科大学434 / 11701本一公办
9河海大学432 / 11984本一公办
10西南大学430 / 12233本一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92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新疆理科4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贡献广财智慧,发出广财声音。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1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在《法学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29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委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84篇。学校聚焦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参与起草地方法规6部,113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9份研究咨询报告获得中央主要领导批示。125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采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财方案”。有70位专家被聘为省级以上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3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与广东省委网信办、省人社厅、省工商联、省财政厅、省政数局、云浮市人民政府、海珠区人民政府、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校政行企深化合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实力雄厚,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成效显著,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在国内外知名的学科排行榜中稳步提升,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学科5次排名世界第一;15个学科入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7个学科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排名;23个学科入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继续蝉联全国第一;8个学科进入ESI前1%,工程学保持ESI前1‰。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工作站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3、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起“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布局,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推动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38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260项(其中牵头千万元级以上重大项目65项),荣获国家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等均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总经费屡创新高(2023年达到32.9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获权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获得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成果产出能力不断增强,荣获鲁迅文学奖,持续推进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区域经济与科教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实施高水平学术期刊培育资助计划,主办学术期刊中3种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高起点新刊,2种入选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榜单(TOP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