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四川新高考62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更新:2025-08-21 19:28:44 赶考猫

2025年四川新高考物理类62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18分、619分、620分、621分、622分的四川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四川新高考62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一、四川高考62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四川物理类考生62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四川大学(中外合作)(公办)、西南交通大学(公办)、西南财经大学(公办)、西南交通大学(中外合作)(公办)、四川大学(护理类专业)(公办)、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外合作)(公办)、新疆医科大学(公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类中外合作)(公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中外/港澳)、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四川物理类62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40所)

以下为2024年四川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2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2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四川大学(中外合作)622 / 14164本一公办
2西南交通大学617 / 16551本一公办
3西南财经大学613 / 18625本一公办
4西南交通大学(中外合作)605 / 23113本一公办
5四川大学(护理类专业)603 / 24323本一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外合作)619 / 15562本一公办
2新疆医科大学619 / 15562本一公办
3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类中外合作)618 / 16027本一公办
4香港城市大学(东莞)618 / 16027本一中外/港澳
5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617 / 16551本一公办
6北京外国语大学617 / 16551本一公办
7中山大学(民族班)616 / 17064本一公办
8东北大学(工科类专业)616 / 17064本一公办
9重庆大学(民族班)615 / 17563本一公办
10上海外国语大学615 / 17563本一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40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四川物理类62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首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一百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形成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校训精神和“实干、报国、创新、卓越”东大文化,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彰显着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先后与美、英、澳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所世界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共同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合作举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鼓励教师出国(境)交流访问,为师生提供长短期出国交流项目50余项。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涵盖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各个层次的留学生。

2、新疆医科大学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苏联访问期间,同意了时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同志的建议,决定在新疆乌鲁木齐兴建一所医学高等学府,并纳入苏联援助新中国建设“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

新疆医科大学的前身——新疆医学院在鲤鱼山下开工建设。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来自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的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汇聚新医,奠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3、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提出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恢复调整和改革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深化“产教融合、跨界培养”,先后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等,承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