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新高考物理类68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83分、684分、685分、686分、687分的山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山西高考68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西物理类考生68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清华大学(公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办)、复旦大学医学院(公办)、上海交通大学(公办)、复旦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山西物理类68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所)
以下为2024年山西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8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8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清华大学 | 687 / 74 | 本一A | 公办 |
2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680 / 176 | 本一A | 公办 |
3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680 / 176 | 本一A | 公办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675 / 256 | 本一A | 公办 |
5 | 复旦大学 | 675 / 256 | 本一A | 公办 |
6 | 浙江大学 | 672 / 340 | 本一A | 公办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71 / 365 | 本一A | 公办 |
8 | 南京大学 | 668 / 454 | 本一A | 公办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60 / 739 | 本一A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山西物理类68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2003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积极参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附属医院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学院现共有12所附属医院,其中7所综合性医院、5所专科性附属医院。拥有5个国家医学中心、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74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数量占上海市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总数的54%。2022年,各附属医院门急诊人次达3614.05万,开放床位数22199张,出院人次95.98万,住院手术人次63.51万,持续提高解决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为重点的医疗服务能力,以雄厚的综合实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3、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复旦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全球声誉位居世界前50,位于中国内地前列;在全国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均有较高国际声誉,位居世界前100。学校共有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率先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3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学校致力于以最佳状态持续稳定奉献文明进步,积极落实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综合影响力位居世界高校前列,并在SDG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SDG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等领域中获得全球公认的突出性成就。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6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