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新高考物理类65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48分、649分、650分、651分、652分的四川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四川高考65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四川物理类考生65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公办)、四川大学(公办)、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医学类专业)(公办)、四川大学(工科类专业)(公办)、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公办)、大连理工大学(公办)、天津大学(公办)、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试点班智能类)(公办)、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公办)、东南大学(工科类专业)(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四川物理类65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60所)
以下为2024年四川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5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5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 650 / 4759 | 本一 | 公办 |
2 | 四川大学 | 645 / 5976 | 本一 | 公办 |
3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医学类专业) | 641 / 7109 | 本一 | 公办 |
4 | 四川大学(工科类专业) | 634 / 9316 | 本一 | 公办 |
5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 633 / 9672 | 本一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652 / 4314 | 本一 | 公办 |
2 | 天津大学 | 649 / 4988 | 本一 | 公办 |
3 | 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试点班智能类) | 649 / 4988 | 本一 | 公办 |
4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648 / 5211 | 本一 | 公办 |
5 | 东南大学(工科类专业) | 647 / 5444 | 本一 | 公办 |
6 | 华南理工大学 | 647 / 5444 | 本一 | 公办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卓越优才计划) | 646 / 5705 | 本一 | 公办 |
8 |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类专业) | 646 / 5705 | 本一 | 公办 |
9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645 / 5976 | 本一 | 公办 |
10 | 厦门大学 | 645 / 5976 | 本一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60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四川物理类65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构建“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的一流学科格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主校区设有26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及医学部、2个研究院,开发区校区设有2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20个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等5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82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7个,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张大煜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钱令希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国家英才计划高校培养基地。建有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之一,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2、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战争”失败后,学校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创建于天津,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
天津大学设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36.2万平方米,北洋园校区占地总面积243.6万平方米,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占地总面积30.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484人,其中本科生18955人,硕士研究生13707人,博士研究生5822人。现有教职工4830人,其中院士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8人、青年拔尖人才44人,教授1025人。
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国际交流合作广泛。2020年,学校发布《全球发展战略规划》(2020-2025),确立了助力建设全球卓越学术共同体、教育创新共同体、青年发展共同体、高校社会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愿景。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校级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合作,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打造了“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汉字之美”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项目,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深造、文化交流互鉴提供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