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新高考历史类26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263分、264分、265分、266分、267分的山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山西高考26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山西历史类考生26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公办)、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公办)、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公办)、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银川科技学院(民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山西历史类26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2所)
以下为2024年山西新高考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6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26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 | 264 / 53842 | 专科 | 公办 |
2 |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 262 / 54403 | 专科 | 公办 |
3 |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52 / 57003 | 专科 | 公办 |
4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 251 / 57249 | 专科 | 公办 |
5 |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48 / 57954 | 专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 268 / 52749 | 专科 | 公办 |
2 |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 268 / 52749 | 专科 | 公办 |
3 |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 268 / 52749 | 专科 | 公办 |
4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68 / 52749 | 专科 | 公办 |
5 | 银川科技学院 | 267 / 53011 | 专科 | 民办 |
6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267 / 53011 | 专科 | 公办 |
7 |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 267 / 53011 | 专科 | 公办 |
8 |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 264 / 53842 | 专科 | 公办 |
9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 263 / 54138 | 专科 | 民办 |
10 |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 262 / 54403 | 专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92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山西历史类26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是2020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办学规模6000人。截至目前在校生4700人。学院的成立对推动朔州陶瓷产业发展,擦亮“中国北方日用瓷都”这块金字招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陶院、新起点、新征程,学院将紧紧围绕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方向和“传承文化、提升技术、弘扬传统、创新创造”的特色文化铸魂育人品牌,遵循“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服务地方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蹚出一条“产学研销”的新路子,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全方位融合,建设特色鲜明、内涵突出、全省一流的高职院校。
2、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自贸试验区片区城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营口,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营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口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营口大学)、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营口分校、辽宁工运学院营口分院、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营口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2018年营口市卫生学校并入。
3、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本钢党校)是在本钢职工工学院与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重组的基础上,于2009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本钢集团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冶金类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作为本钢集团唯一一所培养各级党政干部和管理干部的学校、本钢职工技术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可开展党建管理、技术技能、安全管理、岗位资格、技能评价、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职业培训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