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想要报考吉林外国语大学,参考2024年的数据,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456分、历史类476分。因此,今年江西考生至少需要达到45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吉林外国语大学录取。详见如下具体分析。
一、2025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吉林外国语大学
今年吉林外国语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
1、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考生本科批预估要得450分以上(或位次140346名左右)才能上吉林外国语大学。
2、2025年江西高考【历史类】考生本科批预估要得470分以上(或位次44741名左右)被吉林外国语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以上为预估数据,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还应考虑今年考生人数、考试难度等实际情况,为了更科学地填报志愿,建议使用快志愿AI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
二、历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吉林外国语大学
对于2025年的最低录取分预估,还可以参考吉林外国语大学近三年在江西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详细如下。
1、【理工类】吉林外国语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吉林外国语大学(第502组)(2237) | 江西 | 本科 | 456/140346 | 448 |
2023 | 吉林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4622)((校址吉林省长春市)) | 江西 | 本二 | 445/131118 | 445 |
2022 | 吉林外国语大学(2237)((校址吉林省长春市)) | 江西 | 本二 | 450/117109 | 440 |
2、【文史类】吉林外国语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吉林外国语大学(第102组)(2237) | 江西 | 本科 | 476/44741 | 463 |
2023 | 吉林外国语大学(2237)((校址吉林省长春市)) | 江西 | 本二 | 481/44923 | 472 |
2022 | 吉林外国语大学(2237)((校址吉林省长春市)) | 江西 | 本二 | 491/38086 | 472 |
三、吉林外国语大学简介
吉林外国语大学是吉林省重点高校。学校创办于1995年;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通过司法公证,将学校所有资产全部捐献给社会;2007年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省重点高校”;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试点单位;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硕士)的培养试点民办高校;2015年成为全国第一所在美国开办孔子学院的民办大学;2016年成为全国唯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民办大学;2017年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的民办大学,圆满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外国语大学;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2022年入选吉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A类)。
学校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村)、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1个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中心,有13个吉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群、6个吉林省品牌专业,8个“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5个“十三五”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省级以上特色专业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2个省级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等16个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级示范性特色学院,1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校外实践基地;1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国家督学1人、国家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各教指委副主任、委员9人,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各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6人,吉林省高级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54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新秀10人。24门省级一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优秀课、1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