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四川新高考52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7 15:34:00 赶考猫

2025年四川新高考物理类52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23分、524分、525分、526分、527分的四川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四川新高考52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四川高考52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四川物理类考生52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成都医学院(公办)、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公办)、西南医科大学(公办)、成都大学(中英双语)(公办)、西华大学(应急类专业)(公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公办)、浙江传媒学院(艺术类专业)(公办)、苏州城市学院(公办)、温州理工学院(公办)、云南财经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四川物理类52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09所)

以下为2024年四川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2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2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成都医学院528 / 97206本二公办
2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计划)527 / 98464本二公办
3西南医科大学526 / 99813本二公办
4成都大学(中英双语)524 / 102420本二公办
5西华大学(应急类专业)522 / 105171本二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528 / 97206本二公办
2浙江传媒学院(艺术类专业)528 / 97206本二公办
3苏州城市学院528 / 97206本二公办
4温州理工学院528 / 97206本二公办
5云南财经大学528 / 97206本二公办
6甘肃政法大学528 / 97206本二公办
7浙江传媒学院(中外合作)525 / 101095本二公办
8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524 / 102420本二公办
9辽宁师范大学522 / 105171本二公办
10四川外国语大学(艺术类专业)520 / 107830本二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40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四川物理类52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成都医学院

创新发展中的成都医学院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苏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

学校形成了“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在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面向全国招生,调档线均高于属地省控线,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儿科学、中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培养出全国“最美医生”谭晓琴、“中国好人”程菲等优秀校友。

2、浙江传媒学院

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

学校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门类,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为省一流学科(A类),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管理学为省一流学科(B类),建有新闻与传播硕士、戏剧与影视硕士、国际中文教育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37个本科专业,其中广播电视学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等10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3、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73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6万余名合格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校训,秉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现代教师教育,着眼于学校的综合性、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正向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