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新高考历史类41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408分、409分、410分、411分、412分的青海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青海高考41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历史类考生41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青海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公办)、海南大学(公办)、天津科技大学(公办)、贵州财经大学(公办)、衡水学院(公办)、曲阜师范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青海历史类41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40所)
以下为2024年青海新高考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1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1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预科班) | 411 / 4659 | 本一 | 公办 |
2 |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 | 411 / 4659 | 本一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海南大学 | 413 / 4518 | 本一 | 公办 |
2 | 天津科技大学 | 413 / 4518 | 本一 | 公办 |
3 | 贵州财经大学 | 413 / 4518 | 本一 | 公办 |
4 | 衡水学院 | 413 / 4518 | 本一 | 公办 |
5 | 曲阜师范大学 | 412 / 4592 | 本一 | 公办 |
6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411 / 4659 | 本一 | 公办 |
7 | 兰州交通大学 | 409 / 4793 | 专科 | 公办 |
8 | 丽水学院(民考汉预科) | 409 / 4793 | 本一 | 公办 |
9 | 长春中医药大学(蒙汉双语授课) | 408 / 4848 | 本一 | 公办 |
10 | 成都锦城学院 | 407 / 4911 | 本二 | 民办 |
完整名单包含140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青海历史类41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青海职业技术大学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是教育部于2024年5月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大学,其前身为始建于1976年的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坚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方针,持续提升科研能力。先后建成“青海省青藏高原公路建设与养护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绿色交通防灾减灾及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青海物联网技术应用协同创新(工程)中心等8个创新发展中心、1个产教联盟,先后成立育才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技术服务。近五年教科研项目累计立项11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33项,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72件,制定地方标准9项、团体标准1项、省级工法1项,完成横向技术服务和培训年均到账经费近5000万元,年均非学历培训18600余人次。
2、海南大学
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崖州湾科教园、城西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校园占地面积6192亩,环境典雅大方、阳光温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热带风情。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高标准科研试验基地3500余亩。
人才培养卓有成效。建立“完全学分制、协同创新中心、书院制”协同育人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入选教育部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自主试点高校。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球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等奖项。
3、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58年,铁道部决定在兰州创办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铁道电机、铁道建筑、铁道桥梁与隧道、铁道机械5个系7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由北京铁道学院(即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即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成建制迁入兰州,以林达美、沈智扬、胡春农、孙祺荫、张殿执为代表的京唐两院340余名专家学者来到兰州任教,当年顺利实现了446名新生的招生。60年代,又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老一辈教育家们带领五湖四海的学子一起,在西北艰苦的环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以他们建校、爱校、荣校的智慧和情感开启了兰州交大的第一个甲子岁月。2000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学校传承京唐,扎根西北,走出了一条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之路,成为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良好声誉,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享誉国内、在西北地区轨道交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