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 > 招生计划

南开大学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2024年: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更新:2025-01-28 17:12:29 赶考猫

2024年南开大学在黑龙江招生吗?今年南开大学在黑龙江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南开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南开大学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2024年: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南开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黑龙江招生的!2024年南开大学在黑龙江一共招生12个专业,共计划录取89人。

一、南开大学2024年在黑龙江招生计划

1、物理类:经济学类(计划数3人)、金融学类(计划数5人)、工科试验班(计划数14人)、理科试验班(计划数34人)、临床医学(计划数3人)等一共8个专业,共计划招收63人。

2、历史类:哲学类(计划数1人)、金融学类(计划数5人)、中国语言文学类(计划数11人)、历史学类(计划数4人)、工商管理类(计划数5人)等一共5个专业,共计划招收26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南开大学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南开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选科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经济学类(包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商务经济学;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包含经管法班等特色人才培养项目)3不限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金融学类(包含金融学、保险学(保险与精算);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含数字金融、金融国际学术特色班等培养项目、及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和精算学等专业)5不限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与技术)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含信息安全-法学双学位试点班;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14化学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理科试验班(数学与大数据)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统计学;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6化学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理科试验班(物质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包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药学、药物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14化学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理科试验班(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工程)包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14化学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临床医学(5+3一体化)仅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本硕连读3化学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眼视光医学(仅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1化学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口腔医学(仅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2化学
黑龙江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医学工程(仅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1化学
黑龙江历史类本科批哲学类(包含哲学、逻辑学;仅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1不限
黑龙江历史类本科批金融学类(包含金融学、保险学(保险与精算);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含数字金融、金融国际学术特色班等培养项目、及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和精算学等专业)5不限
黑龙江历史类本科批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出版与智能传播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11不限
黑龙江历史类本科批历史学类(包含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4不限
黑龙江历史类本科批工商管理类(未来商业领导者计划)包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会计学(国际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本专业大类内专业任选5不限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南开大学简介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学校立足“两个大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近340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高层次交流与合作。学校现有外籍教师及来校讲学外国专家近600人,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及汉语中心,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共建国际联合研究机构,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深化实质合作。先后授予陈省身等10余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政要等受聘我校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