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海洋大学在安徽招生吗?今年浙江海洋大学在安徽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浙江海洋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浙江海洋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安徽招生的!2024年浙江海洋大学在安徽一共招生20个专业,共计划录取73人。
一、浙江海洋大学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
物理类:海洋工程与技术(计划数2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划数2人)、船舶与海洋工程(计划数4人)、海洋科学(计划数6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划数2人)等一共20个专业,共计划招收73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浙江海洋大学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浙江海洋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海洋工程与技术(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2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2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船舶与海洋工程(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海洋科学(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6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2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土木工程(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海洋资源与环境(新城校区就读) | 2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5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水产养殖学(新城校区就读)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海洋油气工程(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环境科学与工程(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化学工程与工艺(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5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药学(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5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油气储运工程(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安全工程(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4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物理学(师范)(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2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新城校区就读) | 5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生物科学(第一年在定海校区就读,一年后在新城校区就读) | 3 | 化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护理学(定海校区就读) | 2 | 生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浙江海洋大学简介
浙江海洋大学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两次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对学校坚持海岛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学校继续走艰苦奋斗之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办出特色,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紧密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需要,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为战略目标,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园区、海洋科技引智载体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具有深邃涵养、勇立潮头海洋品格的一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