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 > 招生计划

2024年南昌工学院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更新:2025-03-16 18:31:58 赶考猫

2024年南昌工学院在安徽招生吗?今年南昌工学院在安徽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南昌工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南昌工学院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2024年南昌工学院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安徽招生的!2024年南昌工学院在安徽一共招生44个专业,共计划录取203人。

一、南昌工学院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

1、历史类:学前教育(计划数3人)、小学教育(计划数5人)、汉语言文学(计划数2人)、商务英语(计划数6人)、英语(计划数4人)等一共18个专业,共计划招收65人。

2、物理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计划数3人)、工程管理(计划数3人)、工程造价(计划数5人)、机器人工程(计划数7人)、水利水电工程(计划数3人)等一共32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38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南昌工学院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南昌工学院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选科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不限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工程管理3不限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工程造价1不限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机器人工程7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水利水电工程3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土木工程2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数字媒体技术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数学与应用数学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制造工程4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软件工程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电子信息工程5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智能感知工程2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网络工程2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智能建造4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4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机械电子工程3
安徽物理类本科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建筑工程技术6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大数据技术1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商务英语2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机电一体化技术4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工程造价4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数控技术4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新能源汽车技术8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计算机网络技术6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大数据与会计2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电气自动化技术9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8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2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市场营销3不限
安徽物理类专科批软件技术7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学前教育3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小学教育5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汉语言文学2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商务英语2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英语4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财务管理4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广播电视编导4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会计学7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国际经济与贸易3不限
安徽历史类本科批思想政治教育2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大数据与会计7不限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电子商务2不限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市场营销4不限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商务英语4不限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软件技术4不限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2不限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2不限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建筑工程技术2不限
安徽历史类专科批电气自动化技术2不限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三、南昌工学院简介

南昌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书记傅雨田等一批老同志创办于1988年的民办赣江大学。1998年学校更名为赣江专修学院;2003年学校更名为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1年4月,经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立南昌工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学校被列入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学校现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中国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院校。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36.46万册,数字资源量772万册。共有江西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制造工程实验室、江西省智能楼宇网络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市DME光电工程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近30个,获得各类省市级科研团队近10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部级优势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近年来,学校获批立项国家级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批省部级课题300余项,市级课题、横向课题等其他各类课题近200项;发表论文(出版专著)4000余篇(部),授权国家专利600余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