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在河南招生吗?今年中国政法大学在河南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中国政法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河南招生的!2024年中国政法大学在河南一共招生17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06人。
一、中国政法大学2024年在河南招生计划
1、理科:经济学(计划数2人)、金融工程(计划数4人)、法学(计划数21人)、应用心理学(计划数1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划数2人)等一共7个专业,共计划招收35人。
2、文科:哲学(计划数1人)、法学(计划数38人)、政治学与行政学(计划数5人)、社会学(计划数2人)、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数2人)等一共13个专业,共计划招收71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中国政法大学在河南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中国政法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经济学 | 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 | 4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法学 | 16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0%的学生、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5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应用心理学 | 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法学实验班)(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全国招生规模30人)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法学专业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工商管理 | 3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国际商务(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20名(全国招生规模50人)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法学等专业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0名(全国招生规模25人)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法学等专业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法学 | 28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0%的学生、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7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法学(纪检、监察实验班)(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全国招生规模30人)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3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5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社会学 | 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思想政治教育 | 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汉语言文学 | 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英语(法律英语实验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2名(全国招生规模60人)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法学专业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5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德语(法律德语实验班)(只招英语、德语语种考生.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4名(全国招生规模20人)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法学专业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名(全国招生规模40人)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法学专业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4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网络与新媒体 | 4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工商管理 | 4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国际商务(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20名(全国招生规模50人)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法学等专业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公共事业管理 | 1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德法兼修、明法笃行,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理论功底、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