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安徽招生吗?今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安徽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安徽招生的!2024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安徽一共招生12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8人。
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4年在安徽招生计划
1、物理类:德语(计划数1人)、法语(计划数1人)、阿拉伯语(计划数2人)、英语(计划数1人)等一共4个专业,共计划招收5人。
2、历史类:日语(计划数1人)、翻译(计划数1人)、英语(计划数1人)、商务英语(计划数1人)、德语(计划数1人)等一共11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3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安徽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德语(含:人文交流、经贸合作两个方向,大一、大二统一培养,不分方向,第四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如一个方向选择人数不足12人,则该方向不再开设,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法语(含:人文、国情两个方向,大一、大二统一培养,不分方向,第四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如一个方向选择人数不足12人,则该方向不再开设,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阿拉伯语(含:人文交流、中译阿翻译两个方向;大一不分方向,第三个学期初,选拔15人左右进入中译阿翻译方向《中阿翻译拔尖人才班〉,其他同学分为两个自然班级,按照阿拉伯语(人文交流)方向培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2 | 不限 |
安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英语(人文交流)(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日语(人文交流)(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翻译(中英西复语实验班)(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英语(人文交流)(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商务英语(国际商业管理)(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德语(含:人文交流、经贸合作两个方向,大一、大二统一培养,不分方向,第四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如一个方向选择人数不足12人,则该方向不再开设,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贸易经济(国际文化贸易)(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法语(含:人文、国情两个方向,大一、大二统一培养,不分方向,第四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如一个方向选择人数不足12人,则该方向不再开设,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市场营销(大数据应用)(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西班牙语(含:人文交流、西班牙语国家国别与区域研究两个方向,大一、大二不分方向,大二下学期末根据学生意愿自主报名选择方向,不足12人的方向不再开设该方向,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2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汉语国际教育(英语复合)(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1 | 不限 |
安徽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俄语(含:人文交流、外事外贸两个方向,大一、大二统一培养,不分方向,第四学期末学生自主选择方向;如一个方向选择人数不足12人,则该方向不再开设,选择该方向的学生须转入另一个方向;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 2 | 不限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为主体、旅游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一甲子薪火传承风华正茂,新征程勇担使命再谱新篇。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秉承“中外人文交流”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为己任,以“融中外、兼知行”为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发展,强化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建成具有鲜明“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特色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