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北电力大学在黑龙江招生吗?今年东北电力大学在黑龙江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东北电力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东北电力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黑龙江招生的!2024年东北电力大学在黑龙江一共招生30个专业,共计划录取208人。
一、东北电力大学2024年在黑龙江招生计划
1、物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划数2人)、工程管理(计划数2人)、会计学(计划数3人)、广播电视编导(计划数4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划数67人)等一共27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93人。
2、历史类:英语(计划数4人)、日语(计划数3人)、广播电视编导(计划数5人)、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数3人)等一共4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5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东北电力大学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东北电力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程管理 | 2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会计学 | 3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广播电视编导 | 4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7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7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15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 | 50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子信息工程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通信工程 | 7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自动化 | 18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器人工程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软件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土木工程 | 7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应用化学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电子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能源化学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环境工程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合作办学 | 20 | 化学 |
黑龙江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4 | 不限 |
黑龙江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日语 | 3 | 不限 |
黑龙江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广播电视编导 | 5 | 不限 |
黑龙江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思想政治教育 | 3 | 政治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东北电力大学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