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池学院在广西招生吗?今年河池学院在广西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河池学院各专业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河池学院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广西招生的!2024年河池学院在广西一共招生37个专业,共计划录取2266人。
一、河池学院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
1、物理类:贸易经济(计划数38人)、社会工作(计划数5人)、学前教育(计划数23人)、小学教育(计划数42人)、汉语言文学(计划数41人)等一共36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499人。
2、历史类:贸易经济(计划数12人)、社会工作(计划数33人)、学前教育(计划数24人)、小学教育(计划数41人)、汉语言文学(计划数106人)等一共18个专业,共计划招收767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河池学院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河池学院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贸易经济 | 3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社会工作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学前教育(师范类,不招色盲,色弱者) | 2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4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41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 | 4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英语(师范类,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 | 4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泰语 | 14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商务英语(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 | 2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新闻学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市场营销 | 28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财务管理 | 48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人力资源管理 | 1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行政管理 | 2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旅游管理 | 18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16 | 政治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化学(师范类,不招色盲,色弱者) | 43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应用化学(不招色盲,色弱者) | 50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生物科学(师范类,不招色盲,色弱者) | 6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制药工程(不招色盲,色弱者) | 38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环境工程(不招色盲,色弱者) | 3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生物工程(不招色盲,色弱者) | 40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62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物理学(师范类) | 68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应用统计学 | 5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9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8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子信息工程 | 33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人工智能 | 3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招色盲者) | 44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软件工程(不招色盲者) | 63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物联网工程(不招色盲者) | 48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不招色盲者) | 48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网络空间安全(不招色盲者) | 31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民族班) | 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民族班) | 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民族班,不招色盲者) | 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网络空间安全(民族班,不招色盲者)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期间在百色学院培养) | 114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精准专项)(师范类) | 7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准专项) | 7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准专项)(不招色盲者) | 7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精准专项)(不招色盲者) | 7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制药工程(精准专项)(不招色盲,色弱者) | 7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生物工程(精准专项)(不招色盲,色弱者) | 6 | 化学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贸易经济(精准专项)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人力资源管理(精准专项) | 6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贸易经济 | 12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社会工作 | 27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学前教育(师范类,不招色盲,色弱者) | 24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41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94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 | 33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英语(师范类,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 | 44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泰语 | 18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商务英语(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 | 32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新闻学 | 43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历史学(师范类) | 81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市场营销 | 21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财务管理 | 17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人力资源管理 | 26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行政管理 | 22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旅游管理 | 18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105 | 政治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民族班,师范类) | 6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市场营销(民族班) | 6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财务管理(民族班) | 5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期间在百色学院培养) | 60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社会工作(精准专项) | 6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精准专项)(师范类) | 6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英语(精准专项)(师范类,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 | 5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新闻学(精准专项) | 5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历史学(精准专项)(师范类) | 5 | 不限 |
广西 | 历史类 | 本科批 | 行政管理(精准专项) | 5 | 不限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河池学院简介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广西省宜山师范学校,历经广西宜山专区师范学校、柳州师专、广西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校等办学阶段,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宜山师范学校为基础上建立河池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5月经中共河池地委批准复办宜山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宜州民族师范学校),199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宜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河池学院。2011年12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学校获批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1月,学校获批成为自治区层面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经过70多年办学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初具特色的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
学校坚持“扎根河池,服务地方,面向基层”的服务面向定位,秉持“修德、弘毅、勤业、致远”的校训,弘扬“忠诚执著 求真朴实”的学校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致力于转型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探索研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数十万“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地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