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计量大学在广西招生吗?今年中国计量大学在广西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中国计量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中国计量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广西招生的!2024年中国计量大学在广西一共招生32个专业,共计划录取136人。
一、中国计量大学2024年在广西招生计划
物理类:数学与应用数学(计划数5人)、应用物理学(计划数4人)、声学(计划数3人)、应用化学(计划数6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划数6人)等一共32个专业,共计划招收136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中国计量大学在广西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中国计量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应用物理学 | 4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声学 | 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应用化学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电子工程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业设计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智能感知工程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功能材料 | 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通信工程 | 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人工智能 | 3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自动化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环境工程 | 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安全工程 | 6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生物工程 | 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药学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2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业工程 | 4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标准化工程 | 5 | 不限 |
广西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质量管理工程 | 6 | 不限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中国计量大学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成功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8万余人,研究生5100余人,留学生近500人。现有专任教师近15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1200人。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省部级人才80余人次。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8个。获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