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国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十的有:江南大学(A+,全国排名第一)、浙江大学(A+)、南昌大学(A+)、中国海洋大学(A+)、中国农业大学(A+)、华南理工大学(A+)、南京农业大学(A)、华中农业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东北农业大学(A)。
还有哪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比较好的院校值得推荐呢?详见如下全国排行榜。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4)
在最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一共有158所学校上榜。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地区 | 专业名称 | 评级 |
---|---|---|---|---|
1 | 江南大学 | 无锡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2 | 浙江大学 | 杭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3 | 南昌大学 | 南昌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4 |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5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6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7 |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8 | 华中农业大学 | 武汉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9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0 | 东北农业大学 | 哈尔滨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1 | 大连工业大学 | 大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2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3 | 吉林大学 | 长春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4 | 北京工商大学 | 北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5 | 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6 | 江苏大学 | 镇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7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咸阳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19 | 浙江工商大学 | 杭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20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 |
149 | 安庆师范大学 | 安庆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0 | 安徽科技学院 | 滁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1 | 贵州医科大学 | 贵阳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2 | 南阳理工学院 | 南阳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3 | 五邑大学 | 江门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4 | 聊城大学 | 聊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5 | 西南林业大学 | 昆明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6 | 西北民族大学 | 兰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7 | 广西科技大学 | 柳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158 | 泉州师范学院 | 泉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B |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推荐的都是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实力较强好就业的大学!具体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校有哪些?完整的院校名单以及具体排名情况,详见: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较好的大学简介
1、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评级A+。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2、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7名,评级A。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王春春,校长陈发棣。
3、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2名,评级B+。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4、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95名,评级B。
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2575亩,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秉承“兴业、尽责”的校训和“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学校是河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