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办于1996年,学校现有3个省级(直辖市)专业,1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2810名新生,涉及19个省市,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二)理科412分、文科434分,四川省(本二)理科464分、文科465分,云南省(本二)文科482分。
|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12 | 396 |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08 | 372 |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464 | 459 |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34 | 428 |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08 | 397 |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465 | 457 |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82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安徽省(本科)历史类464分、物理类485分,广东省(本科)历史类446分、物理类471分,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410分。
|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5 | 465 |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52 | 427 |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4 | 449 |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1 | 442 |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03 | 371 |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84 | 380 |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3 | 448 |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0 | 437 |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6 | 422 |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5 | 448 |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0 | 462 |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22 | 368 |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64 | 462 |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30 | 428 |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3 | 431 | 
| 广东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6 | 428 |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1 | 400 |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6 | 442 |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1 | 449 |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10 | 410 |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9 | 432 |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1 | 438 |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7 | 463 |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8 | 478 |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0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11分。
|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11 | 483 | 
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是一所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学校位于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市,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105国道(广从公路)旁,占地面积900余亩。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湖光山色、绿树成荫。学校办学设备设施完善,师资力量优良,教学管理严格,是莘莘学子治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下辖13个教学单位。现有4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万人,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其中有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国际贸易学);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日语);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翻译、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朝鲜语);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金融学、国际商务);3个省级特色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朝鲜语、数字媒体技术);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旅游管理、阿拉伯语);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1个省民办高校本科重点专业(英语)。共有12个外语专业,10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民办高校中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
以学校的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依托,聚焦极地经济合作/极地区域文化与教育/极地治理与政策、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中华文化译介、符号学,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空港经济协同创新与发展、服务业数字化与管理创新、物对象数字化与工程技术开发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及咨政服务。并构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和智库体系,展现学校担当作为。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平台(极地问题研究中心,为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成员单位,获评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高水平建设单位”);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语种中华文化译介研究中心、广东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基地、华南符号学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物对象数字化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南符号学研究中心、极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空港经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国际经贸规则研究中心);1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基地(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研究基地);10个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广东红色文化科普基地、大湾区极地研究科普基地、儿童绘本教育科普基地、华南地区符号学科普基地、乡村振兴文化科普基地、世界语言虚拟博物馆、大湾区语言服务基地、心理育人活动基地、青少年信息素养科普教育基地、大湾区数字经济科普基地);以及10个校级研究机构等。开展“有组织科研”,现有2个广东省人文社科科研创新团队(会展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研究团队、数实融合与管理创新研究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