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安大学在黑龙江招生吗?今年长安大学在黑龙江招生专业有哪些?每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是多少?以下为赶考猫整理的长安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欢迎参考!
2024年长安大学最新招生计划已经公布,今年是面向黑龙江招生的!2024年长安大学在黑龙江一共招生22个专业,共计划录取72人。
一、长安大学2024年在黑龙江招生计划
1、物理类:建筑类(计划数5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计划数2人)、工商管理类(计划数1人)、公共管理类(计划数1人)、工程力学(计划数1人)等一共21个专业,共计划招收69人。
2、历史类:新闻传播学类(计划数1人)、工商管理类(计划数1人)、公共管理类(计划数1人)等一共3个专业,共计划招收3人。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者查询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
二、2024长安大学在黑龙江招生计划表(最新)
以下招生计划表包含:招生专业、招生人数、选科要求等,实际录取人数以及录取分数线,请以长安大学官网发布的最终招生情况为准!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计划人数 | 选科 |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建筑类(包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 5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含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商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 1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公共管理类(包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 1 | 不限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工程力学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机械类(包含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 6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车辆工程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材料类(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电子信息类(包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自动化类(包含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4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土木类(包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 5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1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填报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7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测绘类(包含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交通工程(国际工程班)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填报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交通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物流工程 | 2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车辆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合作院校为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 3 | 化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合作院校为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 3 | 化学 |
黑龙江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新闻学、汉语言文学) | 1 | 不限 |
黑龙江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工商管理类(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 1 | 不限 |
黑龙江 | 历史类 | 本科批 | 公共管理类(包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 1 | 不限 |
赶考猫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长安大学简介
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其中50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稳居中国大学百强,土木与交通学科、水资源学科分别位列U.S.News全球大学第20名和第10名,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科技创新的“金名片”。